一、高才续签现状:第二季度将迎来续签高峰,申请费用大调整
近日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在会见媒体时表示,截至2025年1月底,香港高才通共有300多名申请人的签证会到期,数目很少,入境处正在处理,港府对续签的结果满意和乐观。但也由于目前续签的数目太少,因此入境处认为现时还没有公布续签情况和细节的基础,而在今年首季尾至3月底,预计有接近2000-3000张签证到期。若等到第二季尾,首至第二季之间会有超过7000张,加起来到第二季年中,会有约1万张签证到期,届时港府会基于这个数据再来分析会更加准确。
而提到不一定所有高才通人士后续都能成功续签这个问题时,孙玉菡就表示,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不合适就不续签,即使纯粹来香港体验也是可以的。
入境处官员在非正式场合透露,续签审核标准远比初次申请更为严格,重点考察申请人在港的实际贡献和发展潜力。
这一政策导向,与香港政府"抢人才"的初衷一脉相承——不仅要吸引人才来港,更要确保这些人才能够真正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持续贡献。
信息来源:https://www.dotdotnews.com/
另外,较早之前香港入境处宣布了,从2025年2月26日起,对所有人才计划签证将会收取申请费用,并同时上调签证费用,相信也让不少申请人感到措手不及。港府推出有关收费措施前,也参考了受人才欢迎的海外国家的收费,确定香港收取的费用,低于大部分地方。香港对人才的吸引力并非在于入境申请费用低廉,而是在于香港是一个拥有丰富发展机遇和关键制度优势的国际城市,也是国家通往世界的门户。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递交时的申请费用是不退还的,即假设申请人没有获批,已提交的申请费用是无法退还的,对于申请高才通的人士来说,也意味着入境处对材料审核的标准和要求也将更加谨慎和严格。
信息来源:https://www.immd.gov.hk/
二、续签核心要求解密:入境处究竟看重什么?
此前香港前特首梁振英,针对香港的人才政策接连提出质疑。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随后对高才通续签问题,也做出了正面回应。他强调港府在审批及续签时严格把关,并表示全球各地都在激烈争夺人才,香港特区政府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元人才来港发展。
自2022年底至2025年1月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超过44万宗申请,其中有超过28万宗申请获批,而高才通计划占了三分一。据初步观察,成功续签的高才在港就业情况理想,主要集中在金融、商贸和创新科技等行业。至今成功续签的个案,让他感到满意,对未来的计划持乐观态度。
信息来源:https://www.stheadline.com/
在2025年3月27日下午,由香港人才服务办公室(人才办)、香港入境事务处及民建联人才高地联合举办的“高才通续签分享线上讲座”,入境处主任也公布了高才续签的三大审核关注点:
1. 申请人在港时间及申请人是否居港。高才续签需要申请人在港受雇或自雇,既然在港已有工作,若申请人在港逗留时间太少,显然也是不太合理的。若在港逗留时间少,入境处需要申请人解释,如何在港履行工作或管理职责,除非能提供合理解释和证明文件。
2. 申请人是否能取得稳定收入。递交续签申请时,申请人必须证明已获得香港公司聘用,并有稳定收入,职位通常是由学位持有人担任,薪酬福利条件须达到市场水平。
举例,若在公司担任部门管理的职位,月薪约为3-5万港币则可视为较为合理的。当然不同的行业或职位,有不同的市场薪酬水平,入境处也会参考例如政府统计处或者就业网站的资料去厘定市场薪酬水平,有需要时入境处还会征询相关政府部门或专业机构的意见,去确定市场薪酬水平是多少。
除此以外,收入是否稳定,也是入境处看重的因素之一。譬如若在签证到期前一天才入职,入境处可能只会批复比较短的时间,来继续考察申请人接下来在雇主公司的任职情况。
3. 申请人有否为香港社会带来的经济收益。入境处主要会从税收和经济方面,来衡量申请人对香港的贡献程度。譬如受雇人士,每年交了多少薪俸税;或者自雇人士,每年交了多少利得税,或者创造了多少个就业岗位,雇佣了多少个香港本地人,都可以视为对香港带来了经济贡献。
香港高才通续签分享会PPT截图
三、专业建议:如何提升高才续签的成功率?
根据续签审核要求,结合具体案例,环球出国建议高才们,提前规划在港的工作至关重要。建议在获准来港后,尽快早日制定清晰的职业发展计划。理想情况下,应在递交续签前12个月就开始按照入境处的要求来查漏补缺。
建立稳固在港联系同样不可忽视。建议通过以下方式强化在港纽带:长期租赁住宅、子女在港就读、参加本地专业团体、建立本地社交圈等。这些都能有力证明申请人扎根香港的诚意。根据一位成功续签的建筑师的经验分享:其加入了香港建筑师学会,并参与了几个本地社区项目,这些都在续签时成为了加分项。
专业材料准备是技术层面的关键。专业的做专业的事,环球出国高才项目团队专业协助整理核心文件,包括:详尽的雇佣证明(包括职位描述、薪资结构、绩效考核)、完整的税务记录、在港居住证明(如水电气账单)、行业成就证明(如专利、奖项、媒体报道)等。特别提醒,所有材料必须经得起交叉验证,任何疑点,或者被入境处怀疑材料的真实性,都是有可能导致申请被拒签的。
入境处也多次提醒申请人,切勿以弄虚作假手段向入境处递交申请,任何人士向入境处人员作出或安排作出虚假陈述,即属违法。一经定罪,可被判罚款十五万元及入狱十四年,协助及教唆者同罪。广大申请者一定要擦亮眼睛,找正规的中介机构协助递交申请,遵循合法合规的渠道,切勿以身试法,后果将十分严重,得不偿失。
香港高才通续签分享会PPT截图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香港人才政策的日趋成熟,高才通续签标准可能进一步细化。有消息称,入境处正考虑引入更量化的评分体系,将申请人的薪资水平、行业稀缺性、本地贡献度等指标纳入综合评估。同时,针对特定紧缺专业(如半导体工程师、绿色金融专家等)可能会放宽续签要求。
高才通计划作为香港"抢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续签门槛的设置反映了"质量优于数量"的政策导向。对于现持有高才通签证的人士而言,理解入境处的真实要求并提前做好规划,将是成功续签的不二法门。
记住,获批来港只是首步,如何在港实现职业价值、贡献本地发展,才是获得长期居留资格的关键所在。